功效概述:解表祛暑,化湿和中
石香薷原植物
石香薷,又名石香菜(《四声本草》),石苏(《开宝本草》),五香草(浙江),细叶香薷(湖南),野香薷(广东),荠苧(江西)。为唇形科植物华荠苎的全草。入药首见于《四声本草》。原植物华荠苧1年生草本。茎高9~40cm,多分枝,绿色或带紫色,有毛。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15~35mm,宽1.5~3mm,边缘有不明显的疏锯齿,两面有短柔毛和腺点。总状花序头状,长1~3cm;苞片卵形或卵圆形,两面及边缘有毛;花萼外面有毛和腺点,5齿裂;花冠淡紫色,2唇形,上唇短,顶端微凹,下唇3裂,中裂片大,边缘有齿;雄蕊2对,1对发育;花柱着于子房底。小坚果球形,有网纹。花果期9~11月。生于林下及山坡草地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四川、贵州等省区。
石香薷采收加工
夏季采收地上部分,晒干。
石香薷性状鉴别
全草长26~30cm。茎方柱形或近圆形,直径1~2mm,基部紫棕色,上部黄绿色,节间长3~5cm。叶多皱缩或脱落,灰绿色,展开后叶片呈披针形,边缘有疏齿,两面被疏柔毛及腺点,总状花序头状。质脆易碎。气香,味辛凉。
石香薷的功效与作用
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肺、胃经。功效解表祛暑,化湿和中,解毒消肿。作用于:
(1)流行性感冒,头痛咽痛。可单味应用,或随证配伍,如恶寒头痛较甚者配羌活、板蓝根,咽喉肿痛配牛蒡子、桔梗等。
(2)中暑呕恶,暑湿呕泻,痧气腹痛,可配藿香、佩兰、橘皮、厚朴。本品亦治胃脘痛,消化不良,泄泻痢疾。
(3)无名肿毒,跌打损伤,蛇咬伤,每用鲜品捣敷,如煎水外洗,又治风疹瘙痒,阴部湿疹,痱子等。此外,本品尚能利水消肿,用于水肿小便不利。
内服:煎汤,10~15g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石香薷药用价值
(1)治疗扁桃体炎:石香薷45g,水煎,蜂蜜适量冲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(2)治胃痛:石香薷、黄毛耳草各等量,晒干研末。每次6~10g,每日3次,温开水送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