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吊兰原植物
石吊兰,又名黑乌骨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石豇豆(《草木便方》),石泽兰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岩豇豆(贵州),接骨生(广西)。石吊兰为苦苣苔科植物吊石苣苔的全草。首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原植物吊石苣苔常绿附生半灌木。茎匍匐,灰褐色,长达7~40cm。叶革质,对生或3至数片轮生,亦有4~8片密集枝顶者,具短柄或近无柄,叶片狭卵形、窄倒披针形至狭矩圆形,长1.2~5.5cm,宽5~16mm,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,下部全缘或微波状,表面深绿色,有光泽,背面淡绿色,无毛,侧脉明显。花序腋生,有花1~3朵;花序梗长1.5~3.5cm;苞片小,狭披针形,长2mm,早落;花萼5裂,裂片三角状条形;花冠白色,常带紫色,管状,中部以上膨大,近2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;雄蕊4,能育2,退化2,花药贴连,药隔有一长方形的凸出体;花盘杯状,4裂;雌蕊单1,线形,由2心皮合生,子房上位,1室。蒴果线形,长7.5~10cm;种子细小。花期5~7月,果期8~10月。常附生于岩壁或树干上。分布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浙江、江西、江苏。
石吊兰采收加工
8~9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石吊兰性状鉴别
茎圆柱形,表面淡棕色,有纵皱纹,节膨大,常附有不定根,质脆,折断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中心有空隙。叶多数3片轮生,灰绿色或灰棕色,展平后叶狭卵形或狭矩圆形,长2.5~6cm,宽5~15mm,边缘反卷,中部以上有牙齿3~5对,叶脉下凹,侧脉不明显;叶柄短,有时在茎节处留有马蹄形的叶痕。蒴果条形,种子细小。气微味苦。
石吊兰的功效与作用
味甘、苦,性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功效化痰止咳,软坚散结,通络止痛。作用于:
(1)感冒咳嗽,可单味煎服,或随证配伍。如寒咳配生姜;热咳配青鱼胆草。亦有制成片剂,用于慢性气管炎,对咳、痰、喘均有效果。
(2)淋巴结结核、骨结核、肺结核等,每单味应用。
(3)风湿痹痛,病久及肾,腰膝酸疼,配杜仲、桑寄生等。
(4)跌打肿痛,泡酒饮,同时取鲜品捣烂敷;如外伤出血,焙干研末掺创口。此外,尚可用于内伤吐血,妇女白带,小儿疳积等证。
内服:煎汤,15~30g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掺。
石吊兰药用价值
(1)治膝、四肢痛:石吊兰、杜仲各9g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(2)治跌打损伤:石吊兰15g,水煎,兑酒服;外用捣烂敷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