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效概述:清热解毒,化瘀止血
半枝莲原植物
半枝莲,又名通经草、紫连草、并头草、牙刷草(江苏),半面花(浙江)。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。蒋仪《药镜·拾遗赋》记载:“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。”原植物半枝莲为1年或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50cm。茎四棱形,分枝多,下部略呈紫色,无毛。叶交互对生,有短柄,叶片三角状长卵形至披针形,长1.5~2.5cm,宽0.7~1.5cm,顶端略钝,边缘具疏钝齿,基部截形,叶上面深绿色,被稀柔毛,下面淡绿色。花顶生于茎及分枝的上部,每轮有花两朵,并生,集成偏一侧的总状花序;花萼紫色,长2~3.5mm,萼筒外面密被长柔毛,上唇背部附有盾片,高约1mm,果时增大;花冠紫色,长约1.3cm,外面密被长柔毛,冠筒基部前方囊状,下唇中间裂片呈盔状;雄蕊4,2强;花柱着生于子房基部,柱头裂。果实成熟时上萼筒开裂而脱落,下萼筒宿存,露出4个扁球形小坚果,表面有小瘤状突起。花期5~10月,果期6~11月。生于溪滩边、田边及林区路旁。分布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、西南等地区。
半枝莲采收加工
种子繁殖,第1年只收割1次。以后每年可收割2~3次,鲜用或阴干、晒干。
半枝莲性状鉴别
全长15~35cm,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。根纤细。茎较细,方柱形;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。叶对生,有短柄;叶片多皱缩,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,长1.5~3cm,宽0.5~1cm;先端钝,基部宽楔形,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;上表面暗绿色,下表面灰绿色。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,花萼裂片钝或较圆;花冠二唇形,棕黄色或浅蓝紫色,长约1.2cm,被毛。果实扁球形,浅棕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
味辛、微苦,性凉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功效清热解毒,化瘀止血,利水消肿。作用于:
(1)蛇咬伤,痈肿,疗疮,单用,或与蚤休、半边莲、紫花地丁同用。
(2)肺痈吐脓,咽喉肿痛。
(3)吐血,衄血,尿血。
(4)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。
(5)肝硬化腹水,肾炎水肿。此外,也用于宫颈癌、直肠癌、胃癌等。
内服:煎汤,15~30g,鲜品倍量。外用:捣敷。
半枝莲使用注意
孕妇慎服。
半枝莲药用价值
(1)治毒蛇咬伤:鲜半枝莲、鲜乌蔹莓各等量,捣烂绞取汁,涂于伤口周围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(2)治蛇头疔、淋巴腺炎:鲜半枝莲30~60g,调食盐少许,捣烂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(3)治淋巴结结核:半枝莲,水龙骨各30g,加瘦猪肉煮熟,吃肉和汤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(4)治肺脓疡:半枝莲、鱼腥草各30g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(5)治咽喉炎扁桃体炎:半枝莲、绵毛鹿茸草、一枝黄花各9g,水煎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
(6)治白带:半枝莲、鸡血藤各30g,野菊花、爵床、白马骨各15g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(7)治鼻咽癌、宫颈癌、放射治疗后热性反应:鲜半枝莲45g,白英30g,银花15g。水煎代茶饮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