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东方蜜蜂
东方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体型中等,主要分布在亚洲,包括中国、伊朗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东帝汶、菲律宾、日本、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,亚种有中华蜜蜂、印度蜜蜂、日本蜜蜂等。
1、中华蜜蜂: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,属我国独有的蜜蜂品种,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、采集力强、利用率较高、采蜜期长及适应性、抗螨抗病能力强、消耗饲料少等优点。
2、印度蜜蜂:印度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,有克什米尔型、山地型和平原型3种类型,不同类型形态特征有些许差异,处于野生、半野生或家养状态,特点是分蜂性、耐寒性强。
3、日本蜜蜂:日本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,不同类型形态特征有些许差异,处于野生、半野生或家养状态,特点是分蜂性、耐寒性强,善于大规模群体作战并为主要传粉昆虫。
二、西方蜜蜂
西方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俗称西蜂、洋蜂等,起源于欧洲、非洲、中东等地,后由欧洲移民和商业交往引入世界各地,根据地理分布及缘系可划分为4个类群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22个亚种。
生态类群 | 蜂种 | 原产地 |
近东类群 | 安纳托利亚蜜蜂 | 土耳其中部安纳托利亚高原 |
高加索蜜蜂 | 高加索山区的中部高原 | |
克里特蜜蜂 | 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 | |
塞浦路斯蜜蜂 | 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 | |
叙利亚蜜蜂 | 叙利亚、黎巴嫩、巴勒斯坦、以色列 | |
波斯蜜蜂 | 伊拉克、土耳其、伊朗 | |
非洲类群 | 埃及蜜蜂 | 埃及和苏丹的尼罗河流域 |
也门蜜蜂 | 也门、沙特、苏丹、厄立特里亚 | |
坦桑海滨蜜蜂 | 莫桑比克、津巴布韦、坦桑尼亚 | |
东非蜜蜂 | 南非北部到那米比亚南部 | |
塞内加尔蜜蜂 | 塞内加尔、几内亚、尼日利亚 | |
乞力马札罗蜜蜂 | 坦桑尼亚、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 | |
海角蜜蜂 | 南非的最南端 | |
单色蜜蜂 | 马达加斯加、毛里求斯、留尼汪 | |
地中海西部类群 | 撒哈拉蜜蜂 | 撒哈拉沙漠北缘的绿州 |
突尼斯蜂 | 利比亚至摩洛哥的北部非洲 | |
伊比利亚蜜蜂 | 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法国 | |
欧洲黑蜂 | 阿尔卑斯山以西和以北的整个欧洲 | |
地中海东部类群 | 西西里蜜蜂 | 地中海中部的西西里岛 |
意大利蜜蜂 | 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 | |
马其顿蜜蜂 | 巴尔干半岛中部 | |
卡尼鄂拉蜜蜂 | 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流域 |
注:西方蜜蜂可划分为4个类群,最具有代表性的有22个亚种,以上西蜂蜜蜂亚种及分布仅供参考。
三、黑大蜜蜂
黑大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体型大,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周围的雪山下,因此又被人们称作喜马拉雅排蜂,典型特征是喜群居,常数群或十数群蜂聚居于同一悬岩陡壁上,性格凶暴,有主动攻击的能力,每群黑大蜜蜂一年可产蜂蜜40~80斤。
四、黑小蜜蜂
黑小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别称小排蜂,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,栖息于海拔1100米以下的村寨及次生林地,我国已发现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、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原、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,在野外每群蜂每次可猎取蜂蜜0.5~1千克,每年可采收2~3次。
五、大蜜蜂
大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别称排蜂、岩蜂、挂蜂等,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、广西南部、海南等地,性凶猛,栖息环境随季节不同有迁徙习性,5~8月在高大的树上筑巢繁殖,子9月后迁至较低河谷的岩石处或茂密的灌丛中,营单一巢脾,巢脾长约0.5~1米、宽约3~10厘米。
六、小蜜蜂
小蜜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别称小挂蜂、小蒿蜂等,因常营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也称小草蜂,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及广西南部的龙州、上思等地,营单一巢脾,脾宽15~35厘米、高15~27厘米、厚16~19.6毫米,上部为贮蜜区,中下部为育虫区,工蜂房位于中部,雄蜂房位于下部或两下侧,王台多造在下沿。
七、沙巴蜂
沙巴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型体中等,不管是外形还是习性都和东方蜜蜂非常相似,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沙巴蜂都被认为是东方蜜蜂的亚种,直到1988年的亚洲东方蜜蜂会议上沙巴蜂才被确认为独立的种,与东方蜜蜂一样沙巴蜂也会采花酿蜜。
八、绿努蜂
绿努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体型中等,因最初被发现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而得名,又因体色多呈暗黑色而被称作“黑色蜜蜂”,喜栖息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区,穴居,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,可驯养为饲养蜂种,在我国广东等地也有发现。
九、苏拉威西蜂
苏拉威西蜂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9种蜜蜂之一,型体中等,主要栖息在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及印度尼西亚的桑和西里伯斯、苏拉威西等岛屿上,1998年经过多年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对比研究被确立为独立蜂种,穴居,营造复脾,其余生物学特性与东方蜜蜂相似。